鸭脖娱乐正版下载

你的位置:鸭脖娱乐正版下载 > 新闻动态 >

广东省梅州市4.8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落地

发布日期:2025-08-05 21:32    点击次数:133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广东省梅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年处理4.8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新建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公告,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一投资达6.51亿元的项目,将有效提升区域动力电池回收处理能力,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该项目由梅州市广鑫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可处理废三元锂电池包、废磷酸铁锂电池包、废钴酸锂电池包及各类极片废料。其中3万吨原料来自一期项目衔接,另外1万吨废旧电池和0.8万吨废极片通过外部采购获得。作为一家成立于2022年6月的创新型环保企业,广鑫瑞已取得危险废物经营、报废机动车回收等多项资质,并在污水处理、再生资源回收等领域形成技术积累,截至2025年6月已持有5项核心专利。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12月,该公司年处理10万辆报废机动车的资源化利用一期项目便已获得审批,目前正有序推进建设工作。

在全球碳中和战略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368.93万辆,中国占据半壁江山。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6.6%,动力电池产能约占全国20%,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退役电池处理压力——仅2023年该省退役动力电池量就达4.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5%,建立健全回收体系的需求日益迫切。

国际法规的变化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变量。欧盟自2023年起实施的《新电池法》对出口产品提出严格要求,包括碳足迹披露、再生材料使用比例以及电池护照制度等,这些规定直接影响中国锂电池出口业务。以广东为例,2023年“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其中锂电池出口额高达1088.5亿元,但也面临着合规成本上升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完善本土回收产业链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

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从标准制定到体系建设再到技术创新进行全面部署,特别强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重要性。目前广东省已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市场规模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拥有超1万个回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31个省市;以格林美、邦普循环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构建了完整的回收链条,在技术上实现了高值化利用与低碳排放的双重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锂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供应充足将推动碳酸锂价格下行。分析人士预测,当价格跌破5万元/吨临界点时,现有以产品差价为主的商业模式将面临颠覆性变革。届时,综合利用企业需转向依靠向主机厂和电池生产商收取服务费作为主要盈利来源,这要求企业必须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

梅州市广鑫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此次获批的二期项目,不仅是对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更是对行业转型趋势的积极回应。通过规模化、规范化的处理设施建设,结合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模式,该项目有望成为区域乃至全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标杆工程,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绿色闭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